國立台灣博物館有四個館區
這裡是其中之一館
「土銀展示館」
內部展覽區域分有三大常設展
古生物大展-生命的史詩與演化共舞
土地銀行行史展
古蹟修復室
除了內部的展覽吸引人外
就連建築外觀也是有歷史故事的
此「台灣土地銀行舊總行」建築的前身為
日據時期在台設立的
「日本勸業銀行臺北支店(分行)」
座落於街角
為三層樓的鋼骨鋼筋混凝土造建築物
以13根粗壯的圓柱緊密排列
融合了柱列與亭子腳的設計
表現出昭和時期的藝術裝飾運動與西洋古典的折衷建築風格
天花板更是使用「澡井」
是屋架內的通氣孔
「鑄鐵重錘窗」
靠滑輪原理平衡重量,採用鐵製上下推拉窗
窗戶使用六角網目鐵絲壓花玻璃
兼具防盜與防火功能
而內部空間又給人現代簡約的感覺
彷彿穿越時空似的
入內門票為:30元/人
於當日可一併參觀國立台灣博物館(本館)
設有置物櫃
可以輕鬆逛展區
一次10元
使用完畢會退還
每一格置物櫃都用植物標本做裝飾
清楚標示著植物名、種類、科別
採集地、採集者、鑑定者及採集日期
接下來展區的照片都不多
希望這樣子的歷史博物館
大家都能親自參觀
入內後最先來到的展區是土地銀行行史館
進入的地方在以前是「金庫」
這輩子還沒進入金庫過
光是這扇門就不得了
共有三道鎖
門也是各類的「防」字功能都用的上
不小心撞到,壞的可能是自己的身體
進入到金庫內
可以看見四周都以鋼板製成
而且是一體成形的封閉箱型構造
還有就像是監獄牢房的隔間
層架都是舊有的
原以為裡面是歷年來通行用的臺灣貨幣
沒想到還混了不少美金阿
哪戶人家的家財萬貫
用的是一整個金櫃
金庫櫃架現地保留的原貌
金庫的櫃架都是以金屬材質製成
設有木製外門
櫃架中間扶手為活動鐵梯之用
方便人員取用高處的物件
樓梯間的空間也不浪費
這一側的樓梯是新設立的
為的是參觀動線順暢
二樓的這一區保留著原始的地面
其他區域的地面都是架高整理過的
這張是貼在電燈開關上的紙條
不曉得是不是當時所留下的
這側樓梯才是原始保留下來的
金庫內的空調也是後來安裝上去的唷
在以前是沒有的
出了金庫後
還有一些年代久遠的展示品
我的職業不是在銀行內工作
所以不清楚這樣的物品是否還見的到
可以確定的是,手搖計算機
現代肯定用不到了
接下來的展區就是古生物大展
「化石區」
接下來的大廳
一定會讓眾多孩子瘋狂
滿滿的恐龍化石
有好多好多種類的恐龍
地上走、天上飛
肉食性、草食性
還有一大面的動物標本區
栩栩如生
3D塗鴉畫
來到二樓會有一些小遊戲可以玩
這是一個VR
投影書籍
書上的恐龍都是會動的喔
清理化石的體驗
還有一些可愛的互動
參觀完古生物大展區
順著路線走
又會來到土地銀行展示館的另一區
有可愛的珠算簡易教學
記得小時候有學過珠心算,但現在完全還給老師了
上面的證書是當年土地銀行本行舉辦的
珠算能力測驗合格證書
這一整面牆是當年的員工守則
櫃子都可以開啟
打開一個
助理員任職書
三十級薪85元整
3樓是古蹟修復室
有一段小短片,很值得看一看
看了影片介紹後逛展區會清楚很多
這一根木衍架於原始設計時是沒有的
而是戰後增建樓板時所使用的
再修復時,為了恢復當初原貌又將以拆除
並保留下來展示
石膏浮雕泥塑板裝飾構件模具化
大廳檐板浮雕裝飾及室內柱頭石膏浮雕泥塑板以乾式施工法
模鑄完成再以銅線吊掛組裝
再利用黏接層、黏接塊和鋼網固定於建築結構體上
在這種充滿歷史的建築物中
一定要記得抬頭看看
這些都是智慧
紀念品店
挑個喜歡的小化石回家吧
國立台灣博物館
「土銀展示館」
官方網站: https://www.ntm.gov.tw/
開放時間: 週二至週日 9:30~17:00
周一公休
購票資訊:全票30元/半票15元
臺博館本館與土銀展示館一次購票(當日)可參觀兩館
交通資訊: 臺北市中正區襄陽路2號
台大醫院站4號出口步行約5~10分鐘即可抵達
【延伸閱讀】
【台北】1908年,第一座公立自然史博物館,現存歷史最悠久的「國立臺灣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