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來
我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
「徐志摩 再別康橋」
來到了英國劍橋大學
不只是感受各學院的建築美外
還要來這體驗,由小鮮肉服務的撐篙遊康河(誤)
要來瞧瞧是什麼樣的景色,能讓徐志摩先生寫出這麼一篇永留傳的詩
雖然說,這裡有個牌子寫著撐篙售票處
但其實,當你走在校園時
就會有很多的小鮮肉們(學生們)向你詢問是否要遊康河呢
(通常這些學生都是利用課後來打工的)
當你回答:是
他就會帶你到售票商店(紀念品店)
付錢後,並告知你集合時間、在哪集合
一般網路上都說撐篙的價錢約12~15英鎊
可以殺價!
於是乎,我只是試看看的隨口問問
就拿到這個價錢了XD
學生價:10英鎊
這一次的集合處在國王學院的前方
報到後,等到人數都到齊
就會帶往碼頭(甲板)
簡易型碼頭(甲板)
位置由工作人員分配
可能也有配重吧
而我是自己一個
所以是坐最後面
整個視野都不會被遮住
出發
自己坐很舒服
(一般一排坐位會坐到三人)
也不用跟人面對面
因為座椅很矮,坐在最後面的腳可以無限伸長
撐篙(PUNTING)
利用長竿往河床插到底,用力推移讓船前進
而不是一般的划船槳
適用於水很淺的地方
遊康河整個時間約40分鐘左右
撐篙夫會沿途解說各歷史文化及建築
沿途會經過這大大小小的橋墩
首先看到的是國王學院
左側那高聳的哥德式建築就是禮拜堂
而國王學院入內參觀是要另外購買門票的唷
前方的橋也是屬於國王學院的
徐志摩的再別康橋石碑
就在橋旁邊
必須入內參觀才可見到
遊康河,是見不到的
身體轉了180度才看的見小鮮肉
接著看到了數學橋
現在已佈滿釘子
為什麼看到數學橋佈滿釘子會如此感慨呢
那是因為
Mathematical Bridge (數學橋)
原先可是經由牛頓精密的數學計算,不用任何一根釘子所架出來橫跨於康河上的木橋
後來有學生好奇,就將木橋拆開研究
但就再也裝不回去了
只好釘上釘子貌似恢復原狀
抵達數學橋後
就會迴轉
一樣的景色
換個方向看
感覺又不同了
接下來是整路的照片
說實在的
相機根本停不下來
前方美麗的嘆息橋
牛津大學也有一座嘆息橋
但是,劍橋橫跨於康河上的真的是超美
這是牛津大學的嘆息橋
沒有比較沒有傷害XD
Bridge of Sighs (嘆息橋)
劍橋的嘆息橋為「廊橋」
建於1831年
屬於聖約翰學院的
也是維多利亞女王最喜愛的一處
而嘆息橋的起源在威尼斯,原是由法院連接監獄的通道
當囚犯通過時,就將服刑,所以嘆息
但這裡的嘆息橋是教室考場連接宿舍
也是一種另類的嘆息
過了嘆息橋後,就會迴轉
迴轉後看往嘆息橋的景色
是不是很像一幅畫?!
之後就會回到最一開始的碼頭(甲板)
上岸後,還是捨不得離開這康河
在橋上待了一陣子(跟遊康河的遊客們打招呼)
真的是依依不捨的離開這裡
遊完一回的康河
就能體會再別康橋的詩意
【延伸閱讀】
【英國】巴斯(Bath)小鎮裡,保存著羅馬帝國時期的羅馬浴場(Roman Baths)
【英國】擁有八百年歷史的美麗校園「劍橋大學」(Cambridge)